導語:常常在網上看到,一些人宣稱催眠如何神奇,可以在一個小時就把重度的抑鬱症、焦慮症治好。 或許,這些人連心理治療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。他們隻不過是借著催眠的名義辦培訓課程
常常在網上看到,一些人宣稱催眠如何神奇,可以在一個小時就把重度的抑鬱症、焦慮症治好。
或許,這些人連心理治療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。他們隻不過是借著催眠的名義辦培訓課程掙錢罷了。
幾年前,很多人甚至沒有聽說過催眠,甚至以為催眠術是某種封建迷信的手段。甚至有些資深的心理谘詢師宣稱催眠術根本就是不存在的,隻不過是暗示罷了。
其實催眠是一門非常實用的手段,用得好的確能化腐朽為神奇,在國外已是發展應用得非常純熟了,用來減肥、戒煙、止痛、改善睡眠甚至分娩都有不錯的效果。
但既然是一門技術,那就自然就有高低之分,其中催眠師的專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金庸“神雕”一書中劍魔獨孤求敗一生使用了四柄劍,分別對應了人生和武學上的四個階段。端的是神妙無比,讓人心向往之。
與之類似,催眠師的催眠水平提升亦可分為四個階段:
一、無意識無能力(不知道也做不到);
二、有意識無能力(知道但是做不到);
三、有意識有能力(勉強做到);
四、無意識有能力(內化成習慣.遊刃有餘)。
當你不了解催眠是怎麽回事,不懂得如何催眠一個人的時候,你就處在無意識無能力階段。
而學習了一些催眠基礎知識之後,了解了催眠的原理,隻能向別人解釋什麽是催眠,但自己卻從來沒有過催眠別人的成功經驗,這個層次叫做有意識無能力階段。很多催眠愛好者都處在這個階段,他們喜歡在網絡上解密催眠現象,但實際生活中,他並沒有使用這麽強大而有力量的心靈科學去幫助身邊的人。
再有,就是上過一些基礎的催眠課程,不僅了解催眠的原理,還會使用一些催眠技術,甚至在課程現場練習的時候還可以成功催眠搭檔,但在操作過程中,有時候需要看腳本,這部分學員處在有意識有能力階段。也就是說他們有能力做到某種效果,但在達成效果的過程中,並不是遊刃有餘、得心應手。或許在催眠個案之前,還會緊張地思考我應該先說什麽後說什麽;或者,在進行一個催眠表演之前,他需要準備很久。
當然,最好的狀態就是無意識而有能力,任何技術和任何引導語都已經爛熟於心,隻要催眠過程中需要,隨時可以提取出來應用出來。這就是無意識有能力階段。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內化到我的心靈深處,進入自我的潛意識心智,成為習慣性行為。